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電影:渴望

這部電影在預告剛出來時就非常吸引我,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小松菜奈笑得太棒了;亦或許是黑長直的水手服女主角根本就是我的菜,更別提天使笑容惡魔作為的反差美感。
渴望-預告


  而對於導演是誰其實完全不是吸引我的要素,再加上其實我覺得中島哲也先生並沒有把《告白》呈現得很好,雖然松隆子經典的那幕棒得無庸置疑,但整體來說我還是喜歡小說勝過電影。
  在不期待導演手法的狀況下,以及身在離島電影院根本不會上映這類型電影、原本放棄看大螢幕的情況中,恰巧由於要回到台北上課而意外搭上了時間。至於上映前差一點買不到票的事就不多說了。

  對於這部電影抱持著一定程度的渴望,讓我忍不住手癢看了兩三篇觀後心得,有些部分讓看完之後的我不得不反駁,認為《渴望》就是日本版的《愛殺十七》根本錯很大;為何這麼否定呢?且聽我緩緩道來。


  首先要抱怨的是這部電影的步調核心-藤島昭和(役所廣司飾演),縱使知道導演想呈現同時身為警察又身為父親、陷在渴望矛盾之中,夾雜悔恨的那種瘋狂、執著狀態,但看著一個捲毛邋遢鬍子刮了仍不乾淨、隨時都滿臉油光汗水的大叔被近距離呈現在大螢幕上實在稱不上是舒服,煩躁指數一直爬升。而附帶抱怨的是過於頻繁的毆打聲、畫面快速且過度的切換,甚至到了讓我質疑根本是兼用卡的回憶場景。
  此外,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想努力呈現不同時間軸、不同角色的回憶視角(或許原作小說是如此用文字描寫)但對於觀看者來說實實在在是一種視覺、聽覺、思覺上的負擔。
  貶的就先到這,不然顯得我好像不推薦這部。




  再來是讓我最期待的電影靈魂-藤島加奈子(小松菜奈飾演),毫無疑問的令人讚嘆她詮釋這個角色是如此淋漓盡致,美中不足的是出現的次數有點少,當然這跟劇情的安排有關,不能怪任何人。在這裡就要講講到底跟《愛殺十七》的不同了。
  在《愛殺十七》裡的雙胞胎妹妹-宜靜之所以行徑偏離的原因很明顯,父母虛偽的關係、對胞姊的嫉妒、對嘉緯的執著,雖然塑造的形象有反差,但是操控人心的寶座卻不屬於她。
  反觀《渴望》的加奈子,說穿了她並沒有凡人擁有的愛恨嗔癡,沒有特地目的去塑造形象、討好任何人。也許就因為她的內心是空蕩的,才有辦法清楚反射出其他人的渴望、更進一步操控人心。所以別再說什麼這是日本版的《愛殺十七》了!!!




  至於其他角色,妻夫木聰在電影中飾演的淺井,是個非常、無敵欠揍的警察,也是藤島昭和的後輩。要形容他的話只能用黃鼠狼了,言不由衷的喊著「前輩」、游刃有餘的吃著棒棒糖,我其實很難適應妻夫木聰演這種角色,卻也覺得這是另外一種突破而感到驚艷。當然角色本身特質真的很令我厭惡,所以在接近尾聲時的吃鱉讓我忍不住在電影院握拳喊Yes!
他跟小田切讓在電影中反映出的是警視廳高官的陋習與令人髮指的善後。




  二階堂富美在《腦男》令我印象深刻,在這部作品中又是截然不同的風格,飾演的遠藤那美外表打扮的時髦誇張,行徑看似放肆大辣,但內心的自卑與脆弱在面對比自己更強大的暴力時表露無遺。




  橋本愛飾演的森下沒什麼好說的(喂!),反而是台詞不多的森川葵讓我注目,外型從短髮清純學生妹跳痛到金髮刺刺頭,但內心對於追隨女神的執著卻沒有改變。




  另外飾演老師的中谷美紀大概是裡面我最看不順眼的角色吧!至於原因實在是複雜的難以敘述,就請把它當成個人喜好不同。




  如同預告與其他感想所能預期的,電影中充滿著性慾、毒品、血腥、暴力,這些素材我都不討厭,可是使用的呈現手法不適合的話,就無法用暴力美學去讚賞了。
  雖然整體看下來我好像還是貶多於褒,可是這仍是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包括每個角色不同的「渴望」以及結局留下的逗號。還有愛麗絲夢遊奇境。
  這部電影用了許多音樂、音效以及鮮豔的畫面,不推薦去電影院看,為了眼睛與耳朵著想,可以等之後DVD或是BD發售再品嘗。


















那麼,就此告一段落。不想面對還有很多很多很多沒有補的心得與遊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